一般情況下,肝病會有水腫、發熱、消化道表現、肝臟不適、門靜脈高壓這些癥狀。具體分析如下:

1.水腫:下肢明顯水腫,嚴重時甚至全身水腫,按之凹陷,排除腎臟損害。肝硬化、肝癌伴腹水的患者,經常發生下肢水腫,輕度發生在踝關節,嚴重時可蔓延至整個下肢。臨床上曾見到有的患者下肢高度水腫,水液能從大腿皮膚滲出。造成下肢水腫的主要原因是腹水壓迫下肢靜脈或癌栓阻塞,使靜脈迴流受阻。輕度水腫亦可因血漿白蛋白過低所致。

2.發熱:繼續有輕微發熱或發冷,排除其他感染。急性黃疽熱肝炎早期發病時常有發熱,在37.5-38.5℃,高熱少見,一般持續3-5天,且無黃疽熱肝炎比黃疽熱肝炎低得多。許多患者有發熱和身體不適,食欲不振,會被誤認為感冒。

3.消化道表現:消化道表現是肝病發作時比較常見的癥狀,一般情況下,大多數肝臟疾病發生時,會出現噁心、油脂、食欲不振、疲勞、嘔吐、腹瀉、脾腫大等。這些癥狀也可引起慢性肝病肝源性潰瘍病、門靜脈高壓腸病。

4.肝臟不適:肝臟疾病的所有癥狀中,肝臟不適和疼痛更為明顯。如果這些癥狀最初被懷疑是由肝臟疾病引起的,那麼應該排除外傷因素。

5.門靜脈高壓:門脈高壓是指門靜脈系統壓力的升高。食管、胃底靜脈曲張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。一旦發生出血,結合出血傾向的情況往往更為危險。

如果出現不適癥狀,建議去正規醫院進行相關檢查,按照醫生意見進行治療。